-
ㄅ
U+3105
BOPOMOFO LETTER B -
ㄆ
U+3106
BOPOMOFO LETTER P -
ㄇ
U+3107
BOPOMOFO LETTER M -
ㄈ
U+3108
BOPOMOFO LETTER F -
ㄉ
U+3109
BOPOMOFO LETTER D -
ㄊ
U+310A
BOPOMOFO LETTER T -
ㄋ
U+310B
BOPOMOFO LETTER N -
ㄌ
U+310C
BOPOMOFO LETTER L -
ㄍ
U+310D
BOPOMOFO LETTER G -
ㄎ
U+310E
BOPOMOFO LETTER K -
ㄏ
U+310F
BOPOMOFO LETTER H -
ㄐ
U+3110
BOPOMOFO LETTER J -
ㄑ
U+3111
BOPOMOFO LETTER Q -
ㄒ
U+3112
BOPOMOFO LETTER X -
ㄓ
U+3113
BOPOMOFO LETTER ZH -
ㄔ
U+3114
BOPOMOFO LETTER CH -
ㄕ
U+3115
BOPOMOFO LETTER SH -
ㄖ
U+3116
BOPOMOFO LETTER R -
ㄗ
U+3117
BOPOMOFO LETTER Z -
ㄘ
U+3118
BOPOMOFO LETTER C -
ㄙ
U+3119
BOPOMOFO LETTER S -
ㄚ
U+311A
BOPOMOFO LETTER A -
ㄛ
U+311B
BOPOMOFO LETTER O -
ㄜ
U+311C
BOPOMOFO LETTER E -
ㄝ
U+311D
BOPOMOFO LETTER EH -
ㄞ
U+311E
BOPOMOFO LETTER AI -
ㄟ
U+311F
BOPOMOFO LETTER EI -
ㄠ
U+3120
BOPOMOFO LETTER AU -
ㄡ
U+3121
BOPOMOFO LETTER OU -
ㄢ
U+3122
BOPOMOFO LETTER AN -
ㄣ
U+3123
BOPOMOFO LETTER EN -
ㄤ
U+3124
BOPOMOFO LETTER ANG -
ㄥ
U+3125
BOPOMOFO LETTER ENG -
ㄦ
U+3126
BOPOMOFO LETTER ER -
ㄧ
U+3127
BOPOMOFO LETTER I -
ㄨ
U+3128
BOPOMOFO LETTER U -
ㄩ
U+3129
BOPOMOFO LETTER IU -
ㄪ
U+312A
BOPOMOFO LETTER V -
ㄫ
U+312B
BOPOMOFO LETTER NG -
ㄬ
U+312C
BOPOMOFO LETTER GN -
ㄭ
U+312D
BOPOMOFO LETTER IH -
ㄮ
U+312E
BOPOMOFO LETTER O WITH DOT ABOVE -
ㄯ
U+312F
BOPOMOFO LETTER NN
朝末年,自1892年起出现汉语发音教育的革命,许多知识分子研拟汉字的拼音符号系统,史称“切音字运动”,此运动出现许多套改造汉字的方案。其中,章太炎的“纽文”与“韵文”方案后来成为注音符号的前身。章太炎在1906年6月之后,第3次避难日本,他成为当时日本同盟会的机关报《民报》的主编。在1908年6月10日出版的《民报》第21号,刊登章太炎的〈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〉一文,文中发表他创造的36个“纽文”,22个“韵文”,是为今日注音符号的前身。因为当时的中国汉字仍是用二千年以来的“反切”方法,用汉字注音,相当不便。章太炎模仿日语假名文字,以“简化偏旁”的办法,利用汉字小篆的结构,创造一套记音字母。
在台湾,小学生学习汉字前,必须上十周的注音符号教学课,也有不少幼稚园亦已经教授。日常生活中,注音符号既用来标注生僻字,亦是常用的汉字输入法,其推广相当普遍,多数电脑使用者均熟练使用。在闽南话、客家话的教学上,也有使用增加符号的方音拼写方案。在中国大陆,学校一般不教注音符号,民间也不会使用注音符号,但是一些字典、词典都通过汉语拼音注音符号并列使用的方式给字词注音,如《新华字典》、《现代汉语词典》等。至于香港和澳门地区,绝大多数人口以粤语为母语,即使学校课程里有普通话,教的也是汉语拼音,学生常用的字典未必会标上注音符号,民众对它就更陌生。
注音声调采用黎锦晖的提案:四声调号标在韵母右上角,而轻声在直写时则是标在整个字音上头,横写时标在整个字音前头。轻声只是将字轻读,一般而言不列入四声。依照中华民国教育部于1935年规定,注音符号的“ㄧ”在直写时要写成“一”、而横写时写成“丨”。台湾国语教育一般使用直写,故在台湾一般人并没学过“丨”,在横写时亦写成“一”。但为因应电脑化,要输入直的“丨”较为困难,故2008年,横式以写成“一”为原则,亦可写成“丨”。中华人民共和国由于提倡横写,故字典等采用的注音符号字型,都固定造成“丨”的形状。注音符号诉求系统性采用基底形式标音,而非实际念法的表层形式。故某些特殊符号组合时会有音变现象,一般人不注意并不会发觉,代表脑中已有一个音韵规则。注音与拼音系统其他相异之处还有:如果“ㄧ、ㄨ、ㄩ”为音节之开头音时,需增加或改写成“y、w”以符合拼音的规则,详见汉语拼音或威妥玛拼音主条目。“ㄦ”在单一音节写作“er”或“êrh”,但作儿化韵尾时仅写“r”。